
点击数:1424 发布时间:2020-07-08
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校纪委(派驻监察专员办)不断探索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持续推动学校制度“废改立”和权力大起底。督促依纪依法管党治校,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和制度执行监督体制机制,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切实发挥纪委(派驻监察专员办)专责监督作用。
督促扎紧制度篱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学校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的重要保障和基本遵循,为顺利推动制度废改立和权力大起底,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陈咏梅担任综合审定组组长,组织纪委机关及有关部门对制度废改立工作进行日常协调和工作督办。2019年底,在首轮职能部门权力事项和规章制度大起底活动中,完成对25个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和450项规章制度的梳理确认。2020年3月,为将制度梳理和权力大起底引向深入,校党委决定启动第二轮制度“废改立”,面向15个二级单位开展制度清理。对照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和学校规章制度要求,围绕“人、财、物”等重要事项,校纪委(派驻监察专员办)持续督促各二级单位对涉及管理决策、选人用人、资金使用、场地设施管理、师生管理等规章制度进行统一集中梳理。截至6月底,全校15个二级单位共梳理出规章制度381项,确立沿用70项,拟废止26项,拟修订24项,拟新建261项。通过两轮制度废改立和权力大起底,不断规范日常管理,切实提高育人实效,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严格防范廉政风险。在第二轮制度“废改立”中,校纪委(派驻监察专员办)坚持“通过梳理全校制度职责和公权力事项,实现对所有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工作理念,确保对所有权力岗位和权力运行的所有环节打造制度栅栏。督促职能部门对照首轮制度废改立中确立的部门工作职责,梳理重点事项清单,排查廉政风险,尤其是对涉及干部任免、人事管理、基建工程、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科研经费、艺创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招生录取、教学管理、学术研究、学生奖助学金及师生评奖评优、宣传思政工作等各类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集中排查,按照重点事项、关键环节、责任人员、防控措施和制度机制落实好对每个廉政风险点的预防、监控和处置,建立健全本部门廉政风险防控体制机制。截至 6月底,全校22个职能部门已完成初步排查工作,共排查出重点事项76项、关键环节187个、责任人员82名、制度机制134项。
突出强化宣传教育。7月2日至7月3日,校纪委(派驻监察专员办)连续召开制度“废改立”工作推进会和廉政风险排查工作推进会。各部门负责人、二级院(校)党总支书记分别围绕廉政风险排查、本单位制度梳理情况逐一发言,深入剖析本单位制度建设现状和存在廉政风险突出问题。陈咏梅认真听取各二级院(校)制度废改立情况和职能部门廉政风险排查情况,明确指出相关部门存在的风险点和制度漏洞。工作推进会上,校纪委(派驻监察专员办)还向职能部门和党组织负责人发放《南京艺术学院纪检监察制度汇编》。陈咏梅从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打造权力监督“闭环”等方面,对《重大监督事项请示报告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开展日常监督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新建制度进行重点解读。
按照党委工作部署,我校制度“废改立”工作将于2020年9月底完成各类规章制度汇编。下一步,校纪委(派驻监察专员办)将以推进“制度执行监督年”为工作主线,持续紧盯规章制度执行和廉政风险防控,对标对表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求,围绕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抓实抓细日常监督,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用好用活“两个建议”,为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