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5 发布时间:2024-06-27
“心所安处,才是良知”,语出明代王阳明《传习录》,意思是:处于内心的平静状态时,更能够清晰地认知自我,理解周围的世界,并据此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决策。“心所安处,才是良知”喻指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达到人生的美好境界。
心安不但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境界,也是普通老百姓的精神追求。儒家认为,人心安则道德醇厚,人际关系和谐。《论语·述而》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胸怀开朗,精神坦荡洁净,气定神闲;小人私心杂念太多,心理上畏畏缩缩,负担很重。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强调内心修养。孟子则强调内心的善良和坚定。白居易也有诗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心安,则身安,身安,则扎根。
“良知”语出《孟子》中的“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就是说,不经过思考就能知道“是非善恶”的见识,叫作良知。朱熹把“良”解释为“本然之善也”;王阳明则认为“知是理之灵处。”良知,不仅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念,更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应时刻保持对良知的觉察,让其引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清心寡欲、自重自持。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不能分家,“知行合一”讲的是“知”“行”是同一个工夫,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王阳明以对话的方式,阐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的内在本性和外在行为是一致的,只有秉持一颗安定、清净之心,根除一切闲思杂虑。《管子·戒》有云:“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如果自己道德高尚,才能从内心世界入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言行,自觉抵御各种消极腐败思想的侵蚀。唐代王勃在《上刘右相书》说:“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源头洁净则下游之水必清澈,身形端正则影子一定笔直。“清心为治本,直道是深谋”是宋代包拯所作,其意是心地清白、纯洁,办事公正。
言必信,行必果。焦裕禄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面对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带领全县人民全身心投入治理“三害”的斗争。谷文昌带领东山干部群众斗沙治灾,立下铮铮誓言,“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他们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赓续忠诚血脉,时刻牢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植根人民群众,不图虚名、不慕虚荣,闻令而行、务实笃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办实事、求实效、出实绩。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